在外部压力的冲击下,长三角如何成为中国的"道路先锋"?

2020-08-24 18:04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623

习近平总书记在促进长三角务实融合论坛上指出,长三角应勇敢地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先驱者,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还要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支持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马路先锋’是长三角当前的特殊使命,也是长三角长期以来的优势所在,长三角‘双一流’高校数量占全国1/4,每年申请有效专利数量占全国1/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一年多来,长三角地区整体投入强度较去年同期增长3.6%。2018年,长三角地区为60个。每万人06人,长三角上市企业数量达到58家,占全国的45%。正是密集的创新资源和强大的创新动力,使长三角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前瞻性,示范性的创新成果和发展模式。







当前,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我国面临的外部冲击和转型压力日益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是摆在全国面前的紧迫课题。作为"上手棋",长三角一体化无疑要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上多有建树,牢牢把握创新的主动权,在创新之道上率先闯圈。作为"开路先锋",越是在重点地区,前沿地区,困难地区和"无人区",长三角越敢于试路探路,为全国探索方向,创造经验。


要做好"道路的开拓者",就必须关注"高质量集成"的核心要求,特别是在协同创新中的核心要求。


今年以来,中央一再强调要充分发挥国家新体制的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究,增强保障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重点产品的能力。显然,新的国家体系的"新"并不是简单地接管整个国家,而是通过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科技创新体系的安排,密切协调和搞活创新要素,寻求更有效、更集中、更容易激发活力的更顺畅、更有效的科技创新组织方式,从而在重点环节取得突破。


促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内涵是充分发挥长三角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有效地发挥联动效应,发挥整个区域的创新潜力。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要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产业一体化发展体系和区域协作创新体系,成为国家创新的重要源泉,形成一批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当前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挖掘本地区的创新要素和资源,整合一市三省的主导力量,打破障碍,顺利流通,合作,尽快突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充分利用长三角现有的大平台和市场,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势头。


同时,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外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模式的进程中,长三角也需要主动发挥枢纽枢纽的作用,建设更大的平台,连接国家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更大范围地推进开放协作创新。"(完)


其中,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领头羊"、理想大周期的"中心节点"和双周期的"战略纽带",无疑应该发挥更大的牵引作用。


今年是上海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框架的一年。上海还明确表示,它将建设一个重要的全球新学术思想、新科学发现、新技术发明、新工业方向、新发展思路的重要源泉。能否实现这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在长三角、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实现协作创新,同时加强节点能源水平,组织密集的创新网络,创造一个强大而积极的创新增长极。




责任编辑:iiihyt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极客科技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