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迎来机遇 新人才仍有缺口

2020-08-31 11:31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531

近年来,以5G、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已成为国家投资的重点发展领域,也导致了相关产业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但新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人才之间的差距问题也开始出现。


新的基础设施建设实质上是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今年,新的基础设施首次纳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了"促进消费、造福民生、增强结构实力"的重点配套领域。"在这方面,世界各地都增加了新基础设施的布局。


今年,上海发布了"推进新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0-2022年),形成了上海版的新基础设施"35篇"。到2022年年底,提出到2022年年底,全市新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创新能源水平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包括34000座新的5G基站、一批新的科技、工业基础设施和100000座新的电动汽车充电桩。15000多个新增智能配电终端等。广东省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规划还提出,基础设施建设以城际轨道为主,以5G通信为代表的新基础设施;河北省今年和明年将启动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建项目约140个。


新的基础设施迎来了风口,尖端工业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例如,腾讯宣布,在未来五年内将投资5000亿元,进一步建设新的基础设施。其中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服务器、大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物联网操作系统、5G网络、音视频通信、网络安全、量子计算等将是腾讯的关键领域。


记者注意到,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师、虚拟现实工程师、人工智能培训师和全媒体运营商等新的职业,这些新的职业或多或少与新的基础设施相关行业有关。


然而,与蓬勃发展的行业相比,许多新兴产业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日前,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年新基础设施产业人才发展报告"表明,我国新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人才之间的差距由来已久,到年底将达到417万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应届毕业生就业市场报告"也表明,新的职业和新的基础设施人才在行业和职业上存在很大差距。


以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为例,根据人类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有关报告,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存在很大差距,国内供求比例为1≤10,供需比例严重失衡,迫切需要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弥补人才不足。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带来的挑战,人力和社会事务部最近组织实施的人才服务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领域,研究和制定新的专业技术类别专业标准,依靠国家继续教育基地对新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和培训。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志良认为,人们不再满足于"随时随地"的便利,还想要"任何东西"的自由,物联网的巨大发展为人才的就业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机会和方向,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定激励措施,形成以市场为主体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促进人才流动,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满足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


1598844730265481.jpeg


行业专家说,为了应对人才危机,一方面教育领域要主动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动态机制,及时响应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使他们能够迅速响应新技术、新经济、新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考虑到新的基础设施涉及多个产业一体化的企业,未来"新基础设施+"模式将产生大量的跨行业,新基础设施的提升取决于跨技能人才的培养。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极客科技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